登录
首页
简体
简体
繁體
消息
对不起,我们检测到您试图屏蔽广告,请移除广告屏蔽后刷新页面或升级到高级会员,谢谢
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833章 东海文学巨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33章 东海文学巨奖
96年9月和10月的中国影坛绕不开林为民这个名字。
9月初一部《美丽人生》,9月末一部《有好好好说》,两部电影均改编自林为民小说,也都在世界顶级的电影节上夺得了大奖。
前后在国内上映,两部电影都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取得了非常优秀的票房和口碑。
《美丽人生》上映35天下映,累计取得了1.23亿元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上近年来为数不多票房破亿的影片,负责引进的中影这次赚了个盆满钵满,各地院线也受益良多。
电影上映期间,国内多份相关刊物发表了影评人对这部影片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好评。
《有话好好说》紧跟着《美丽人生》上映,现在票房潜力几乎耗尽,看现在的趋势,下映之前票房应该会在8500~9000万之间。
作为一部国产电影,《有话好好说》难得在票房方面与进口大片杀了个难解难分。
有些评论文章还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国内观众并不是不喜欢看国产电影,只是现在国产电影的制作水平和审美标准依旧停留在十年前,没有跟上观众的审美需求,所以才会在与进口大片的竞争中处于绝对下风。
这种论调从诞生到广泛传播并没有花费多长时间,相对客观的言论也让很多电影圈的从业者如同拨开了眼前的迷雾,恢复了一些信心,也提振了整个电影市场的行业信心。
在《有话好好说》的上映末期,西影厂联合香江电影公司投资4000万人民币共同出品的《秦颂》正式上映了。
电影在燕京发布会和首映礼,发布会在前,首映礼在后。
林为民与西影厂厂长吴天明是多年的老交情了,这次《秦颂》上映吴天明下了大力气,请了众多朋友来捧场,林为民也受邀参加。
他来的时候发布会已经开完,马上就是首映礼。
见了面,林为民先跟吴天明热情的打了个招呼,然后就看到了意气风发的江文。
最近的江文是有理由如此张扬的,《有话好好说》刚刚摘得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又豪取8000多万票房,还没等下映呢,现在他主演的另一部大投资电影《秦颂》又要上映,他最近已经成为了国内众多媒体的宠儿,有媒体甚至喊出了“江文月”的口号。
“江大腕!”林为民调侃了一句。
江文点头哈腰,“林老师,您可真会开玩笑,在您面前哪有大腕啊。小江!”
一旁的许晴笑出了声,她就是江文、冯晓刚等人推崇的典型燕京大飒蜜,但长相上又颇有几分江南女子的韵味,正是三十岁出头的年纪,风情万种。
林为民冲她点头笑了笑,许晴连忙问好。
林为民又跟葛优打了个招呼,站在导演周晓文身边的芦苇向林为民问了个好,他是《霸王别姬》的编剧。
跟熟人们聊了几句,林为民也礼貌性的跟导演周晓文闲谈了两句,然后坐到了吴天明旁边的位子。
电影开始放映,熟悉的片头,开头便是雷人的双N分喂那一幕。
林为民对《秦颂》并不陌生,作为90年代少见的大投资电影,又曾闹出临时撤档被封杀的新闻,林为民后世作为电影发烧友怎能没看过呢?
如果抛开导演的立场来说,这部电影的水准其实是不低的,单纯以观影来说,算是一种享受。
当然了这部电影给中国影迷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大概就是开头那位喂N的女演员。
很饱满,很澎湃,有一种原始的生命力,很有谟言书中的味道,导演想来是没少看,这里指的是谟言的书。
说回女演员,《秦颂》的演员表里只有一个女演员的名字,就是女主角许晴。
至于开头这位喂N的女演员,从头到尾没有她的信息。
后世即便过了二十多年,也依旧没有人知道这位女演员的名字。
这件事也成了中国电影界的未解之谜之一。
130分钟的电影放映结束,作为受邀来参加首映礼的嘉宾之一,林为民被邀请发言,商业互吹嘛这个他熟。
况且人家的电影确实拍的不错,顶多就是不够商业而已。
电影首映礼结束,《秦颂》就算是正式上映了,林为民并未将这部电影放在心上,可于东和章艺谋却紧张的不行。
《秦颂》上映的头几天,于东到处打电话,跟人打听《秦颂》的票房情况。
这个时候票房数据统计不发达,最简单的办法直接跟院线的人打听,可电影刚上映,票房还没来得及统计,院线的人也只能给于东一个模糊的说法。
观众没有《美丽人生》和《有话好好说》上映的时候多。
打听了两三天,于东几乎从全国各地院线收到的都是这么个消息,他的心算是放了下来。
《秦颂》与《英雄》题材相同,连剧情也有些许雷同,属于直接竞品,它的票房要是好了,对于《英雄》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
于东这边刚放下了心,毫无预兆的,正上映的如火如荼的《秦颂》突然下映,而此时距离这部大投资电影上映也不过过去了四天而已。
消息传出,中国电影界一片哗然。
谁也没有想到,有西影厂出品,投资4000万人民币,江文、葛优等众多大腕参与的电影竟然会在上映四天之际被突然撤下来,一时之间业内众说纷纭。
<div class="contentadv"> 有说是因为电影映射政治的,有说是西影厂得罪了电影局领导,有说是香江出品方嫌弃电影票房太低,主动撤档……
《秦颂》的突然下映跟它片头的女演员一样,成为了中国影坛的一个谜。
但这个谜并不算难解,在经历了最开始几天各种小道消息的纷乱交杂之后,电影突然下映的原因逐渐明晰了起来。
自从电影上映之后,这部影片在历史阐述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被一些专家学者口诛笔伐,虽然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但究其原因应该大差不差。
《秦颂》的突然下映,让于东欣喜不已。虽然这种态度有些不厚道,但他还是忍不住高兴。
他也知道自己的这种寄希望于对手犯错的想法很没有出息,可《英雄》对于他、对于文华,乃至对于中国电影来说,都太过重要,让他忍不住患得患失,提不起所谓的大将风度。
11月份了,《英雄》剧组已经赴内蒙拍摄,拍摄地点条件艰苦,剧组进度又很赶。
于东准备前去探班,给剧组加加油、打打气。
去剧组之前,于东提前跟林为民打了个招呼,林为民问他:“你就这么去?”
“哪能啊带了1万元。”于东说道。
“剧组那么多号人,你就带那么点钱够干嘛的?让财务多拿点,这是‘加油费’,不能省。”
林为民不是不能接受“水里有鱼”,但前提是做好工作,且爱财有度。
《英雄》是文华影视明年的重头戏,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影响中国电影的发展进程,这个时候士气可鼓不可泄。
于东走后又过了两天,林为民突然接到了石铁生的电话,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
石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了之江《东海》文学月刊主办的“东海三十万元文学巨奖”的金奖,奖金五万元。
电话中,石铁生的语气有些激动。
他之所以这么高兴,得奖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五万元的奖金。
石铁生从事写作多年,但产量并不算高,很多作品发表后反响不错,但结集出版后的销量却都一般,五万元奖金几乎抵得上他两三年的收入,对于生活一向不算富裕的他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林为民听到这个消息也很为石铁生高兴。
去年《大家》杂志社联系到石铁生,提出只要他将《务虚笔记》拿到《大家》上发表,就可以获得《大家》与红河卷烟厂合办的“大家·红河文学奖”的10万元大奖。
可石铁生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也写不了几部长篇小说,最后还是忍着巨额奖金的诱惑将这部小说交给了《当代》发表。
《务虚笔记》在《当代》上发表之后反响热烈,评论界对于这部小说的评价非常高,但在读者群体却有些褒贬不一,这跟石铁生的创作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小说前几个月出版了,销量平平,带给石铁生的收益也并不算丰厚。
现在《老屋小记》竟然又获得了一个价值五万元的金奖,也算是老天对石铁生那股坚持的褒奖。
两人在电话里畅谈了好一会儿,石铁生说他还准备到杭城去领奖。
在后世,《东海》这个文学月刊的名字并不响亮,但它的历史其实很悠久。
《东海》最早是之江省文联的会刊,名叫《之江文艺》,创刊于1951年,1956年易名为《东海》,1964年停刊。后在1975年,复名《浙江文艺》,1978年又复名《东海》至今,是之江省唯一一本省级文学月刊。
改革开放后,这份刊物也焕发出了活力,销量一度破百万份,成为当时之江省内众多作家的发轫之地。
1995年,国内的绝大部分文学期刊都面临着生存难题,《东海》也不例外,杂志社亏损,人心涣散。
这个时候赵锐勇调任《东海》文学杂志社任社长兼主编,他从永康兄弟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世清处化缘来了一笔资金,设立了“东海文学奖”,第一届奖金30万元,对外打出了“东海三十万元文学巨奖”的口号。
这个口号俗是俗了点,但如此巨额的奖金确实为《东海》杂志带来了无数的关注,也让“东海文学奖”甫一诞生,就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成为国内文坛最为人所瞩目的事件。
“好好好,你去领奖,回来了我给伱庆功!”
两人又说了一句,林为民心中高兴,决定早退一会儿去石铁生家给他庆祝一番。
他到了石铁生家,得到这个消息的朋友们也来了不少,大家都为石铁生感到高兴。
程西米热情的张罗了一桌丰盛的晚宴。
这天晚上,大家聚在石铁生家里,畅谈着文学与理想,欢声笑语,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璀璨的文学时代。
林为民回到家中已是晚上10点多,他带着几分醉意沉沉睡去。
不知何时,一阵刺耳的铃声骤然响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网络文学城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