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大唐:父皇求你了,我真不想摸鱼
第075章王权交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连数日。

    李恪都是悠哉的过着监国的生活。

    太监先前还会提醒两句,自那夜李世民提醒后,再不敢多说。

    群臣每次在李恪上朝时,都不见提意见。

    只仰着头看着李恪不成规矩的仰卧在龙椅之上。

    有时还时不时地晃悠着自己的腿,那副样子叫许多人都震惊不已。

    但一想到这是李恪第二次胜任监国。

    还是李世民亲自点名,他人也没有见离开长安城。

    这一次的安排,很可能是为了给李恪一个机会。

    可文武百官也拿不定主意。

    尤其是李恪的行为,故意表现得吊儿郎当模样,实在是叫人捉摸不透。

    但李恪先前的政绩,实在是厉害。

    即便是李世民,较之也逊色了不少。

    多少人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的解决灾祸?

    没有。

    李恪属于大唐以来第一个,甚至可以往前追溯。

    单从政绩来言,李恪就是一个治理国家的天才。

    “殿下。”

    马周拜见李恪,是突然兴起的。

    他进门后,就一直在盯着李恪。

    没有在太极殿上的张狂,看起来要正常许多。

    在马周看李恪的时候,其实李恪也在看着他。

    “马大人,您不坐下吗?“

    李恪指了指面前的椅子,示意他坐下。

    他对马周的印象不算太差。

    “谢殿下。”

    马周朝着李恪行礼,就落座了。

    才落下,就看到李恪看过来的目光。

    站在一旁的王崇,看着李恪这样子,再看看马周。

    实在是好奇,但又碍于身份,不敢明目张胆的去刺探。

    小心翼翼的站在一旁,不能太近又不能太远。

    王崇这小心的模样,把李恪给逗笑了,招揽王崇道:“过来,到前面服侍,给我们马大人斟茶。”

    “是,殿下。”王崇高兴的应允。

    他跟在李恪身边,知道李恪是给他机会偷听。

    但在马周这样的老大臣面前,王崇可不敢直接表现出来。

    “殿下,您的才能,为何要将自己弄得那么的不堪?”马周实在是不解,李恪明明可以在文武百官面前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

    可偏偏李恪不愿意,甚至在群臣面前展露出糟糕的一面。

    这样的李恪,叫马周恨不能够理解。

    来到蜀王府,李恪又是另一种模样。

    “殿下,如今圣上再给您一次机会做监国,应当是要给你机会,只要你表现得好,未来说不定您能成为另一个太子,这也是天下百姓的福音。”

    马周的话十分的大胆。

    王崇听到之后,手不由得一抖,杯中的茶水都抖落了。

    马周这一番话,若是李承乾那样的性子,就会顺杆儿爬了。

    他声音铿锵有力,像是坚定的站在了李恪这一边。

    “马大人,您这一番话可是叫我受不住了,我哪敢往那种方向去想呢?”

    “我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父皇叫我监国,也不过是代替一下皇兄,皇兄今日身体欠恙罢了,别的意思不会有的。”

    李恪自然是不接受马周的这一番话。

    见他还摇头。

    马周还想要再说。

    却被李恪阻止道:“马大人,我向来以为你是一个克制的人。”

    “但今日您说出这一番话来,实在是与我认识的人有很大的不同,至少我以为您是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李恪目光盯着马周,脸上还带着笑意。

    刚刚马周将他捧得实在是太高了,什么好话都说出来了,只是好话说的太过就是故意的捧杀了。

    唯一的好处,就是他坚信自己的蜀王府并不会传出不好的话。

    不过这也不代表李恪就愿意去接受这些话,他脸色冷冷的。

    这个马周今日的行为,实在是有些反常,一个向来克制的人,突然间如此的转变,很显然是有人指使。

    但马周这样的性子,能够被人指使,那个人的身份自然是不会简单,至于那个人是谁?

    李恪也不愿意再去猜。

    “哈哈哈,亏得我以为吴王殿下您是有雄心壮志的人,原来也不过如此。”

    马周被李恪这么说了一番,又审视了一圈,竟然也没有露怯。

    反倒是对着李恪大声一笑,从座位上站起身。

    他一甩衣袖,连连摇头了几下。

    显得对李恪很是失望,他这样像是失意。

    似乎是对李恪没有对权力欲望而失望,这幅表情,倒是叫李恪有些想笑。

    李恪看着马周,跟马周一样的淡然。

    被这样说了一通,情绪没有半点的起伏。

    不恼也不怒。

    他微微抬起头,看着马周,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马周此时不说话。

    只觉得眼前这个李恪比想象之中的更加可怕了。

    他的唇紧紧抿着,胡子仿佛也没了生气耷拉着。

    整个朝廷上下都在猜测李恪上位的可能。

    但李恪因为是隋朝公主的儿子,即便是李世民的儿子,也是带着隋朝的血液。

    作为推翻隋朝整治的人,李世民是真的能够不介意这一点吗?

    能够不介意李世民血液中的杨家血统,去争取李恪的权力吗?

    如果做不到,为什么要给李恪两次做监国的机会?

    如果能够做到,为什么又表现得对李恪那么的冷漠?

    但这权力又实打实的落在了李恪的手中,李恪本人又没有表现出半点的权力欲望。

    这两父子的做事,实在是叫人看不懂。

    以至于全朝的文武百官都有些提心吊胆。

    每个人都知道,新旧更替之前,还需要站队。

    若是普通还好,但他们这情况,并不是普通,而是站多队,就要去死。

    这才是真正叫人害怕的!

    多少官员都是经过科考一步步升迁的,他们经过了多年的努力,结果在这个事情上栽了,他们自然是不愿意。

    但李世民现在的态度暧昧不明,这种投资,是真的叫他们头疼。

    李恪,究竟是不是李世民想要的那个人?

    他们又怎么能够猜得到呢?

    王权交替,实在是太复杂,太折磨人。

    李恪看向马周极力纠结的模样,淡笑着说:“太早思虑以后的事情,只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马周这一操作,叫李恪有些想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