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太傅家的一品锦鲤妻
第175章 看来她真有成为媒婆的潜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萧兮兮看了祝双霜的来信,大概说了庆家的事。

    信中提到太子真正犯的事是淫乱后宫,之后才被查到在东宫放了龙袍衮冕,犯了大忌,被指有谋逆之心。

    前首辅大人之前是力保不能废太子派,而庆大人是首辅大人的学生,同样主张不能废太子,便被御史口诛笔伐,打成谋逆派。

    此事牵连甚大,已经有十几位官员在菜市口被斩首示众,其中就包括庆大人和前首辅大人。

    废太子更是在被抓的第二日就已经在狱中自尽,有传闻说是被人给他匕首自尽的,这未可知。

    皇家压下淫乱之事,对外只说是太子谋逆。

    信中到这的信息萧兮兮都已经知道或猜到,她急忙看另一页,更担心庆茵茵和庆夫人的下场。

    祝双霜来信中确实说到了庆茵茵她们,没有杀,被圈养在浣衣局。

    萧兮兮脸色难看,浣衣局就是宫里的奴婢,是罪奴替宫里服役洗衣的地方,没日没夜,要么劳累而死,要么被打死!

    后面祝双霜提到,她没拦下宁王,他帮庆家两个女眷向皇上求情。昌武帝震怒,直接将他禁足在府,没反思前不得入宫觐见。

    那两封信五皇子也已经看了,已经安排了人手在安王落脚的府邸盯着,由于被禁足在家,和二皇子合谋的大监,以及二皇子陷害太子的事都还没有进展。

    之后她入宫应召入宫拜见太后和皇后时借机看了庆茵茵一面,只是短短说了句话。庆茵茵状态看起来很差,双目无神,好像失去活下去的欲望。

    萧兮兮看到这,鼻子一酸,庆茵茵家中突遭大难,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当然难承受这般变故。

    她当晚写了回信,让祝双霜一定要劝五皇子不能再触怒龙颜,想要救庆茵茵就必须沉下心先解决始作俑者!

    他要先挽回圣心,经常入宫才能查到蛛丝马迹。

    她还把之前叮嘱庆茵茵的话写在信中,让她务必转达给庆茵茵,告诉茵茵她不能死,庆大人的冤屈需要她来正名,难道她愿意让庆大人一辈子背着谋逆之名死去吗!

    萧兮兮一夜没睡,临近天亮才写好回信。

    她叫来阿大,让他送信入京,之后由他京师和绍州两头传递信息,以免信中内容泄漏出来。

    “阿大,这是给宁王妃的信,十分重要,若是遇到不可知的情况,有可能会泄漏就把信烧了,千万不能泄漏出去。”

    阿大郑重点点头:“东家放心,信在人在!”

    萧兮兮微微颔首,他跟了自己两年多了,这点信任还是有的,只是多叮嘱一句。

    阿大以前是替别人跑货的,察言观色,为人处事都能做得不错,

    “你到京师后,除了帮忙联络宁王府之外,重点还要了解京师的事,坊间的信息不比官方差。要是收集到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消息,宁王府又没有需要回来一趟传递的消息,你就寄信回来。找好落脚点后,我这边有事也会去书信的。”

    “阿大明白。”

    萧兮兮说完交给他五十两,给他在京师府活动的花销。

    “东家,这太多了……。”阿大不敢接这么大的银子。

    萧兮兮塞给他,“又不是让你全花在吃喝上,用来打关系,买消息。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寸步难行。”

    阿大这才接过银子,受到萧兮兮重用,不怕苦不怕累,他想努力做事,然后让东家帮自己说亲事!

    萧兮兮见他有话要说的样子,主动问道:“是不是还有什么话要说?”

    阿大迟疑了会儿,硬着头皮说道:“东家,等忙完这段,能不能请你帮我说门亲事……。”

    萧兮兮愣了瞬,看来她真有成为媒婆的潜质,小玲子一对,祝双霜和阿厚一对,现在阿大又让她帮忙说。

    她笑问道:“有看好的人家吗?”

    阿大有些不好意思,低声道:“有……就在咱们南庄的。”

    萧兮兮随口说道:“柳姑娘吧。”

    阿大一愣,点点头,“东家怎么知道。”

    “你之前在山阴县就对落难的柳姑娘特别好,真以为你东家瞎呀,我是看柳姑娘似乎没厌烦你才没管,不然你就是骚扰人家!”萧兮兮瞥着他说道。

    阿大不好意思搔搔头。

    “你不介意她在黄家发生过的遭遇?可不要因为人家经历过这种事就想糟践她,婚娶是一辈子的事。”

    阿大急了,认真说道:“东家,我不介意,我从来没有在意过这种事,那也不是她愿意的事。我只是特别心疼她,想照顾她,她一个人真的很努力生活……。”

    萧兮兮看他说起柳姑娘时粗糙的汉子也有温柔,知道他是认真的,便说道:“我知道了,你好好做事,这次的事做好了,我帮你问问。”

    “谢谢东家!”阿大开心回道。

    他知道东家的性子,没把握的事是不会轻易应下的,一旦应下就是有九成把握。

    萧兮兮笑着让他退下去准备上京师的行装。

    第二天阿大便出发前往京师。

    转眼已经过去一个月,两村子的妇人才培养了一批五个纺织工,这速度有点慢。萧兮兮又加了十台纺车,一个月能培养十五个熟练的织工。

    每培养一批织工就增加几台纺车,买棉让她们练手纺布,渐渐开始形成规模。

    冬月末,两村子的西番麦也可以收成了,准备继续增加纺织大业的资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