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四合院:全能宗师
第236章 易红军调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易红军听见王部长的话,无奈的笑了笑,随后说道:“王叔,我这还有一些存货,晚点你们走的时候带走。

    不过我也不多了,总共就剩半斤,您和宋院长一人三两,可别嫌少啊?”

    王部长和宋副院长闻言对视了一眼,脸上纷纷露出了笑容。

    “好小子,王叔没白疼你。”王部长乐呵呵的说道。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宋副院长也是毫不客气的接受了。

    特供大红袍呢,可不是寻常人能喝到的,就算是达到宋副院长这个级别,能喝到的次数也是极少。

    毕竟大红袍母茶树也就十八棵,产量那是显而易见的少,一年出产都没多少,上层又那么多人,怎么可能够分。

    易红军苦笑的摇了摇头。

    随后他问道:“王叔,宋副院长,您二位今天过来不会只是来找我喝茶闲聊吧?”

    这两位平时可是忙得很,这会儿联袂而至,肯定是有事,而且绝不是小事。

    “是有事儿。”

    王部长很干脆的点了点头,说道:“不过这事儿还是宋院长来说吧,我只是陪同。”

    易红军目光转向宋副院长。

    宋副院长表情一变,从自己带过来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放在易红军面前。

    然后宋副院长郑重的说道!“易红军院士,今天我将代表官方宣布对你的奖励以及任命。

    至今日(1970年7月24日),易红军同志为国家做出多项卓越贡献,经国家最高领导人批准,授予易红军同志国家一级科技进步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另,易红军同志即日起调任华夏科学研究院,担任副院长兼任工程院总工程师。

    另,奖励易红军同志三进四合院住宅一座,配备安保人员一队。”

    宋副院长说完看向易红军,却只见易红军已经听得目瞪口呆。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啊。

    那是什么概念?

    杂交水稻之父,袁爷爷,应该没人不认识吧?

    这个奖他拿过。

    ps:这个奖项这年代没有,小作者提前了。

    “咋了?傻了啊?”王部长开口调侃道。

    易红军听到王部长的话,顿时回过了神,他谦虚的说道:“我何德何能啊?我也就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贡献,这奖项颁发给我,不太合适吧?”

    易红军真没认为自己多牛逼,他自认为比那些伟人差太远了,他觉得以他的功绩不足以拿这个奖项。

    “你小子真矫情。”

    王部长没好气的说道:“国家给你这个奖,那自然是通过会议决定的,你以为想给就能随便给啊?”

    “老王说的对。”

    宋副院长点头赞同道:“你要是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个奖,那就努力呗,以后多做贡献,总有配得上的时候。”

    “这……”

    易红军挠了挠头,说道:“那好吧,我接受,我保证一定会继续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

    听到易红军这么说,王部长,宋副院长齐齐露出了笑容。

    宋副院长站起身,向易红军伸出右手:“易副院长,以后咱们可就是同僚了。”

    易红军连忙起身握住宋副院长的手:“您客气了,以后请您和各位同事多多指教。”

    一个小时后。

    王部长和宋副院长离开,同时每人带走了三两大红袍。

    晚上,易红军回到家,在吃饭的时候,易红军跟易中海夫妻俩提起了今天的事儿。

    着重说明了自己工作调动自己搬家的事儿。

    易中海听完之后很是高兴,但又有点纠结。

    和易红军想的一样,他是在担心老太太不想搬,如果他们二老也搬走,那老太太就没人照顾了。

    依靠傻柱?

    得了吧,傻柱也就是稳重了一点,对老太太可没那么重视。

    至于院里其他住户?

    傻柱都不一定能照顾好,更别说其他人了,交给院里人照顾,易中海自己也不放心。

    易红军见他一副纠结的样子,忍不住开口说道:“大爷,我觉得是不是先跟奶奶商量一下?”

    易中海闻言,眉头舒展开,点了点头,说道:“成,等下吃完饭咱们去和老太太说说。”

    相比于四合院,其实易中海是更倾向于新房子的,新房子远离四合院,肯定比这边安静。

    对于聋老太这么大年纪的人来说,独立的院落更适合养老。

    “不着急。”

    易红军却是摇摇头,说道:“我下午联系了施工队,那边还是要改造一下,至少每个房间都要有独立的卫生间。

    等那边弄好,大概也要一两个月了。

    这段时间让大娘去和奶奶聊聊,如果奶奶不想去,那就尽量劝着吧。”

    易中海闻言点了点头,心里也是赞同易红军想法。

    事情告一段落,这时正喂孩子的黎英却是好奇的问道:“红军,给咱们分配的房子在哪里啊?远不远?”

    易红军笑着回道:“说来也巧,这三进院子离咱这里不远,也就比较靠近公路。”

    “嗯?”

    易中海惊讶的说道:“难不成是那据说是清朝大官的府邸?”

    “没错。”

    易红军咧嘴一笑,说道:“据说是清朝三品大院的家宅。”

    “好啊。”

    易中海笑着说道:“这么近的话,那老太太必定会同意。”

    易红军,黎英包括大娘都齐齐看向他,面露疑惑。

    易中海看他们好奇,于是解释道:“那宅子原本是谁的,你们大概都不知道吧?”

    三人摇头。

    “呵呵。”

    易中海笑呵呵的说道:“那宅子本来就是老太太家的产业,后来为了支持国家,老太太和老爷子将它卖给了一个地主,然后把钱给了国家,支持国家的抗倭事业。

    说来还真是有缘,没想到兜兜转转,这宅子还是回来了。”

    ps:小作者虚构,勿骂。

    听完易中海解释,三人这才恍然大悟,同时又是对聋老太和他的丈夫感到无比佩服。

    那么大的宅子说卖就卖,那钱也是说捐就捐,这胸怀,这魄力,简直了。

    也难怪老太太能评上五保户,就这贡献要是评不上那才奇怪了。

    虽然这年头的五保户非常难评上,但聋老太家里的贡献,无疑是足够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