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1941重启波斯
第一百二十九章:与斯大林的第二次会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夜过去。

    第二天早晨,巴列维醒来在酒店的窗户边已经可以看见楼下来往的莫斯科市民。

    随着苏德战场上的局势好转,苏联红军基本上收复了战争开始后被德军占领的土地,苏联政府也从位于后方的古比雪夫回到莫斯科。

    不过,莫斯科恢复繁华的表面下的落寂是没有<span>办</span><span>法</span><span>隐</span><span>藏</span><span>的</span>。

    巴列维现在站在酒店高处的房间可以看到昨天在城市街道上没办法看到的,远处零零散散在街区中的一些被摧毁的房屋,巴列维估计它们应该是在德军的空袭下被炸毁的。

    街<span>道</span><span>上</span><span>的</span><span>人</span><span>也</span><span>并</span><span>不</span><span>多</span>,大多数的商店都处于关门的状态。

    想到这里巴列维笑了笑,苏联人现在哪里还有开商店的闲工夫。

    苏联红军在前线面对比原时空更强的德军,苏联政府只能采取了更加苛刻的征兵制度。

    除了增强实力的德军,还有希特嘞提前批准成立的弗拉索夫俄罗斯国防军,不少德国占领区的苏联农民选择了加入俄罗斯国防军同苏联红军作战。

    白俄军官率领这群俄罗斯<span>国</span><span>防</span><span>军</span><span>再</span><span>一</span><span>次</span><span>的</span><span>和</span>苏联红军交上了手,简直是属于俄国内战翻版。

    巴列维估计苏联人在<span>这</span>场战争的伤亡人数绝对会比自己预料的<span>高</span>出<span>许</span>多,原本巴列维也就想着凭借自己的能力,稍微的削弱一点苏联人,<span>增</span>强一点德国人。

    没想到直接让德国打赢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役,还让俄罗斯委员会这个东西提前出来了。

    巴列维在心里默默的<span>为</span>苏联人<span>默</span>哀五秒,然后满心欢喜的接受了这个结<span>果</span>。

    苏联在这场战争中受到的损失越严重,伊朗从中能够汲取的利益也就越大。苏联越虚弱,伊朗对苏联的重要性也就越强。

    <span>至</span>于美国人和英国人那边的态度巴列维<span>不</span>是很<span>担</span>心,冷战又不是一个必须选边站的时期,包<span>括</span>印度在内的许多第三世界国家都是在美国和苏联之间摇摆。

    或是干脆就像印度一样两边通吃,苏联是<span>我</span><span>的</span><span>盟</span><span>友</span>,<span>美</span><span>国</span><span>也</span>是我的盟友。

    美国和苏联的两极<span>对</span>峙给了其他国家选择<span>的</span>可能,所以美国<span>和</span>苏联不敢对小国逼迫过甚,以免对<span>方</span>转投到敌对的阵营。

    巴列维不认为伊朗会被美国和苏联强制的逼迫着选边,如果真<span>的</span><span>到</span><span>了</span><span>那</span><span>一</span><span>地</span><span>步</span>,巴列维会毫不犹豫的抛弃苏联选择美国。

    伊朗的君主制和苏联的社会主义注定是两路<span>人</span>,伊朗只会做苏联的友好国<span>家</span>也只能是<span>友</span><span>好</span>国家!

    “亲爱的,你在看什么?”法丝拉醒来,从床上爬起来,走到巴列维的身边。

    “莫斯科,这座城市,德黑兰<span>在</span>它<span>的</span>面前的显得多<span>么</span>的渺小。”巴列维抽出一只手臂拦住<span>身</span>边的法丝拉。

    “也许以后我们的德黑兰也会像莫斯科一样。”法丝拉用手捧起巴列维的脸庞安慰道。

    巴列维没有出声反驳法丝拉,巴列维有着对庞大城市的向往,目前德黑兰是伊朗最大的城市所以巴列维将德黑兰拿出来与莫斯科做对比。

    但是将来就不一定了,德黑兰不适合发展成为一个大城市。德黑兰地处地震带上,随时可能到来<span>的</span><span>一</span><span>场</span><span>大</span><span>地</span><span>震</span><span>就</span><span>可</span>以将德黑兰摧毁。

    并且作为一个政治中心,德黑兰有一两<span>百</span><span>万</span>人口就<span>已</span>经足<span>够</span>了。

    将来巴列维要在伊朗建设一座大型城市也<span>是</span><span>会</span><span>在</span><span>沿</span><span>海</span><span>地</span><span>区</span><span>选</span>择一座城市,来完成伊朗的贸易出口工作和占领中东地区金融市场的任务。

    “没事,亲爱的,帮我把衣服穿上,等会我要去和斯大林见面。”巴列维拍拍法丝拉的肩膀,然后说道。

    “<span>好</span>。”

    巴列维在和法丝拉临别前拥吻过后,离开了自己下榻的酒店。

    跟随巴列维一同进行外交访问的外交大臣萨巴赫和工业大臣贾凯里贾早<span>已</span><span>在</span><span>大</span><span>厅</span><span>中</span><span>等</span><span>待</span><span>巴</span>列维。

    巴列维的这次外交访问可不是简单的和列强们拉拉关系,更重要的是希望和列强达成一些合作,所以带上了外交大臣和工业大臣。

    主心骨巴列维到来,伊朗的访问团队被苏联卫兵护送至克里姆林宫。

    在克里姆林宫巴列维见到了斯大林,比起在德黑兰见到的斯大林,现在斯大林的精气神好像更好了。

    看来苏联红军在前线的节节胜利让这名钢铁同志变得容光焕发。

    巴列维快步走上前和在外面等待自<span>己</span>的斯大林拥<span>抱</span><span>在</span>了一起,两人如<span>同</span>很久没有相见的朋友又像长辈和后辈。

    当着伊朗和苏联一众高官的面前,巴列维和斯大林在露天的屋外兴致冲冲的交流<span>起</span><span>来</span>。

    苏联《真理报》的记者赶紧用相机将巴列维和斯大林的亲密照片记录下来,巴列维和斯大林还特地的转换姿势,方便《真理报》记者的拍摄。

    《真理报》作为一份苏联官方刊物,承担了苏联政府喉舌的重任。所以《真理报》的记者才能获得了关于巴列维和斯大林这次会面少得可怜的记者席位。

    斯大林和巴列维的交谈持续的十几分钟,然后斯大林就拉着巴列维的手走进了克里姆林宫。

    巴列维踏入克里姆林宫的宫殿之中就被克里姆林宫恢宏的装饰和东正教的建筑风格所吸引。

    富丽堂皇的<span>建</span>筑风格和装饰物<span>与</span>摆放在穹顶下朴素的白色沙发形成了强烈的<span>反</span><span>差</span>。

    巴列维坐在斯大林旁边的沙发上,因为这次会谈双方并不是相对正式的谈判,所以两边都成员都坐的比较随意。

    其中最<span>随</span>意的当属<span>巴</span>列维和斯大林了,因为他们是这里<span>地</span>位最高的的<span>两</span>个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