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陛下别宠了,臣妾要摆烂
第172章 交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醋了?

    池清晏手紧了紧。

    福喜等了半天,看着他也不像是高兴的样子,怎么感觉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

    “陛下,您不高兴吗?”

    池清晏转头瞧他一眼,“她生气了,朕有什么好高兴的?”

    啊?

    还想再说什么?

    没想到宫墙那边荣太后和她身边的宫女悠悠的走了出来。

    池清晏颔首,“母后。”

    “陛下,怎么在这儿?”荣太后看着池清晏还有些吃惊,但是转头想起现在这是沈婳住的地方也就没那么奇怪了。

    她这个儿子可真是越来……唉!

    “陛下,这是来找沈贵人的,怎么站在门口?”

    池清晏摇了摇头,收敛眼中的神色,“只是路过,是想来看看母后,近来身体如何。”

    “哦,我的正殿也不是这个方向,陛下可真爱,走路都溜达到偏殿来了。”

    池清晏:……

    “母后太极殿还有折子,要批朕就先行一步了。”

    荣太后颔首,神情闪烁,也站在沈婳门口,静静的看着池清晏转身离开。

    不过还没走出三步远,他就回了头,从福喜手上拿了个食盒,“母后这东西麻烦您拿给她。”

    没有明说,但荣太后懂了。

    语气有些揶揄,“皇帝溜达着给沈贵人拿了个食盒吗?”

    池清晏不慌不忙,指了指食盒,“早前答应过的。”

    似乎是生怕荣太后再说出什么话来,立马就转身走了。

    主仆二人一前一后消失在了宫墙后。

    春桃拿着食盒,“娘娘这东西咱们要给沈贵人拿进去吗?她好像睡了。”

    荣太后扫了眼食盒,挑了挑眉,“什么时辰,她能睡了?去开门。”

    ……

    蹲在门口煮茶的菖蒲,听见门口的动静,抬头去看刚要出声就被荣太后制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人进了殿内。

    整个偏店就神话床头点了一盏微弱的烛台,她卧在床上抱着被子背对着门口看着画本。

    时不时发出几声怪叫,露出几个不知道怎么描述的笑容。

    荣太后紧了眉头,用眼神示意春桃将食盒放在桌上。

    食盒放在桌上,在安静的殿内发出一声轻响。

    或许就是为了引起沈婳的注意,可偏偏当事人沉浸在话本的世界里无法自拔,竟然是一点都没有注意到房间里多了两个人。

    荣太后黑了脸,“沈贵人,这是装病还是真病了?”

    一句话吓的沈婳,手上的书都飞了出去,嘴角是来不及收回的笑容,显然已经转变成了惊恐,忙不迭的从床上爬起来,“太,太,太后娘娘,您怎么来了?”

    荣太后没好气的瞅了她一眼,“哀家不来,还不知道你这胆子竟如此之大,犯欺君之罪。”

    “臣妾……”

    沈婳当即慌了神,大脑一片空白。

    荣太后也没真跟她计较,吓唬吓唬就行了,“行了,瞧你那样,方才还胆子大到敢拦着他不让进来,怎么这会儿见了哀家又成这副鹌鹑模样。”

    这话沈婳不敢接。

    “好了,坐过来,哀家没同你计较。”

    神话

    沈婳还是有些害怕,刚想开口说站着的时候又收到荣太后的一记眼刀,登时不敢说什么,磨磨蹭蹭的坐到了她身旁。

    “太后娘娘,您这么晚了怎么来了?”

    “受人之托,帮人办事。”荣太后端起春桃为她倒好的茶拨弄了两下。

    “嗯?”

    “这匣子那人给你的。”

    不知道为什么,沈婳居然听懂了这话中的含义,所以荣太后大半夜的跑自己这儿来一趟,是为了帮池清晏送东西?

    什么东西?

    沈婳的眼神飘向那个匣子。

    春桃将匣子打开,里面摆放的是一点点还带着热气的糕点,每一碟都精致无比。

    沈婳沉默着,静静地看着满桌的吃食。

    荣太后抿了一口茶,不动声色的将她的神情尽收眼底,好半晌才道,“这是你跟他说的,他答应给你送来的?”

    “啊?臣妾没有。”沈婳脑子有些发懵。

    而听到她的答案,荣太后眼底闪过一丝暗光,挑了挑眉。

    沈婳不知道要说什么,刚准备开口招呼荣太后吃的时候,却见那边的荣太后已经起身。

    “太后娘娘您要不留下来吃点这些?”

    荣太后停住脚步,转身望她,“哀家才不吃呢,你们年轻人的把戏自己闹着玩就行了,哀家想吃有的是人送,不用你的。”

    沈婳手足无措,只能规规矩矩的行礼,“臣妾恭送……”

    “等一下,还有话跟你说……”荣太后表情收敛了些,再转头时眼里多了份说不清的意味,“我这个儿子心思比人家多些,可心思也简单些,我老了,陪不了他一辈子,外人瞧着他冷情冷性,可只要是人皆是血肉之躯,怎么会有冷血之意哀家的意思你可懂?”

    懂?

    或许也不懂?

    沈婳有些迷茫,迷茫的是,为什么荣太后会跟自己说这些话?

    “哀家知道也能看得出皇帝格外中意你……”

    荣太后说了很多,而沈婳只听了头一句,就有些懵。

    池清晏格外中意她?

    这话好像很久都没有听过了,上次听是什么时候,好像是上辈子她得势的时候。

    本以为这辈子再听到的时候,她会嗤笑,可如今她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想起在梦中看到的那本话本,就那么短短数页写尽了他们沈家的一生。

    她爹沈修远,正二品大将军,从一个靠天吃饭的平头百姓,到如今的地位,没有一点不是靠他自己的努力换来的。

    南征北战,戍守边疆,见过大漠孤烟,见过血染大地,见过绝处逢生,战乱起,马蹄染血,断剑斩落敌寇无数,枯骨残骸,戎马半生,最后被困于朝堂之上。

    可悲吗?

    她兄长沈川,五岁便横刀立马于当朝柳相门外,以一句‘黄口老儿,安知边关险!’气的他半月不上朝,事后被当街仗打,直至晕倒,也只有一句,‘沈川无错。’只因那老儿言道沈家功高盖主恐有不轨之心,要求夺去兵权。

    十岁那年,雁门关内,敌军想要破城而入,他爬上城墙顶,孤身捍卫大盛大纛,只言,‘疆土半寸不让!’,可后来酗酒猝死,死在一片大雪中。

    可笑吗?

    可笑的是她沈婳,做了后宫女子,眼前是四角的天空,脚底是青石砖瓦,睁眼是勾心斗角,唯一厉害的可能是她很能讨好人吧。

    荣太后看了她许久,正要转身离开时,沈婳却突然出声,“太后娘娘若是你被真心相对之人所负,却偶有机会再次经历,此时物是人非,事事有不同,再于真心之人时,能否相信?”

    荣太后被她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脑袋有些发懵,若放平常这样的问题,实在太荒唐,她不屑回答。

    可对上沈婳那双眼里的认真,她不禁顺着她的话去想。

    饶是她饱读诗书多年,也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问题。

    认真想了许久,才道。

    “为何不听听心里的想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