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造孽啊!皇帝这一家子没个好东西
第271章 百官态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什么李修的金东军却能做到将帅同心同德,甚至自己用权势拉拢,对方都不屑一顾。

    李修的驭人之术当真高明到自己都学不来么。

    “既然如此你又何必来此?”

    听到李浩这番话后,李泰顿了顿身子,随后跪在地上将头趴在地面高呼:“请陛下退位!!!”

    随着李泰这声话音落下,殿外门被从外推开。

    无数将士提刀走了进来,面色不善看着李浩。

    “这就是你说的请?”

    李浩轻笑,这一刻的他忽然发现自己这位皇帝很失败,或许多年之前,自己就不该霸占这个皇位。

    “如今天下动荡,外有强敌内有贼患,父皇年迈,儿臣自应接过父皇手手中重担,为父皇分忧解难。”

    李泰慢慢说道,李浩看着他缓缓抬起的头,眼底那股狠劲像极了自己。

    “到底是自己的种啊!你知道吗?我当年说的话跟你刚才说的简直是一模一样,你的皇爷爷是被我硬生生气死的。

    如今因果报应,哈哈,苍天饶过谁!”

    “请父皇让位!”李泰眼睛直直逼着李浩,后者却没有退缩。

    “请太上皇退位!!”

    不远处的兵卒齐声喊道,偌大的声响震得耳膜有些生疼。

    “我若是不呢?”

    “父皇,你别逼我!为了天下百姓少些战乱之苦,还请三思!”

    “哈哈哈,好一个为天下百姓!”李浩看着李泰大笑了足足好一会,等到笑声停止却是起身直接返回了卧榻。

    见李浩选择无视,李泰那丝云淡风轻之色消失全无,取而代之的是勃然大怒。

    “既然如此,父皇就别怪儿臣了!”

    李泰看着卧榻上李浩的背影,转身快步离去。

    很快殿外就传来声音:

    “此处大殿为不详,将所有门窗全部封死,任何人不得靠近此处十丈以内,违者立即处死!”

    ....

    大安皇朝变天,或许宫外的百姓还一无所知,但不少大臣却收到了风声。

    被叫进宫内后,他们在太极殿偏殿焦急商讨着。

    迟迟拿不定主意主意。

    如今李修下落不明,甚至连是生是死都未可知。

    宫中又发生如此大的变故,不少忠于太子一派的官员不由得暗自着急,甚至已经差人前往金州通风报信。

    突然偏殿大门被打开,进来一队全副武装的禁军,为首的正是早就投奔到李泰麾下的林毅。

    “各位大人,陛下突染恶疾,因为前太子李修殿下生死未卜,为避免朝局动荡,陛下已然传位于魏王殿下!”

    百官听到林毅的话后,心中一突突。

    李泰果然发动政变了!

    神他妈的突染恶疾,昨天见到还对他们喜笑颜开,今天就直接不行了。

    骗鬼呢!

    这一次又是御史大夫纪均站了出来。

    他无视兵甲的威胁,沉声说道:“既然如此,老臣想要求见陛下,此乃应有流程,否则空口无凭贻笑大方!”

    林毅看着纪均,眼神中充满了不善,正待要收拾他,后面突然出来柔和的声音:

    “纪大人有此心,足见是忠于陛下之人,本宫很是欣慰,只是如今陛下病体抱恙,太医诊断之后说了,必须卧床休息,不能接见外人。”

    来人正是魏王李泰的母妃郑颖,也是当今后宫四大妃的淑妃娘娘!

    “臣等见过淑妃娘娘!”

    众朝臣纷纷冲郑颖行礼,该有的态度还是要有的。

    “娘娘,下官求见陛下,此事关乎大局,还请网开一面。”

    纪均显然不接受郑颖的说法,依旧追问着,一副不见到李浩不罢休的模样。

    郑颖脸色一沉,训斥道:“纪大人,本宫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陛下的恶疾很是突然,如今已经陷入昏迷之中,根本不能见外人。

    况且陛下已经选出新任继承人,正是魏王李泰,你又何苦胡搅蛮缠。

    如今怀柔刚退,正是百废待兴之时,与其再次浪费时间,不如将将精力放在社稷之事上,你以为然否?”

    “陛下更换皇储,既不通知政事堂,也无诏书,此不符礼法,更是亘古未有的情况!不是下官纠缠不休,实在是兹事体大,不容有失!”

    “娘娘当面,微臣也同意纪大人的话!”

    “臣等求见陛下!”

    史官坐在一侧,见到偏殿内的情况,奋笔疾书着,丝毫不见郑颖已经脸沉如墨。

    “大胆!给我停笔!!”

    郑颖娇喝道,那张狐狸脸上此时早没有了风情万种。

    “淑妃娘娘莫非要威胁史官不成?”

    殿前史官司马予眼神中透着一股兴奋劲,因为秉公执笔得罪权贵身死,此事足以让他名传千古。

    这可是史官们求之不得的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李修在报纸上题的诗句,如今早已成为众多文人的座右铭,甚至不少忠臣以此作为标榜。

    其中就包括司马予!

    淑妃郑颖看着司马予这个疯子,对方眼底的那丝激动,一丝不落的印在她的美眸之中。

    压下滔天愤怒,郑颖毕竟是世家嫡女,分得清轻重缓急。

    司马予不是求死么,自己偏偏不能如他所愿!

    双方正要纠缠之时。

    又是一道不同的声音响起。

    “各位所说恕本官不能同意,既然陛下身体有恙,且前太子李修已死,为稳固社稷及时更易皇储尤为必要!

    那些说不合祖宗规矩必是别有用心。”

    百官转身看到身后那道施施然的身影,出声之人就是太常寺卿郑常。

    郑常是国舅,他的妹妹就是眼前的淑妃郑颖,作为魏王的小舅子,此时自然是义无反顾站在魏王一边。

    他身边的那些官员听到郑常的话后,果断附和,一下子就让偏殿内吵闹声分成了两派。

    所谓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

    郑家本是士族的附庸家族,多亏郑颖被李浩宠幸为淑妃,关东士族才将郑家归入他们的阵营,只是一直以来存在感并不强。

    后来李浩借助郑家拉拢士族来培养李泰,奈何李修异军突起,不仅搞掉了太子党,更是打击了士族。

    若是李修一直保持强势,大安将一直保持现状,直至皇权过渡给李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