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从汉末开始一统天下
第35章 招商引资,促进民办私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女闻言,皆是一惊,但细想之下,又随之笑了起来。

    深夜,太庙中。

    刘辩将颍川士族迁徙之事告诉了郭嘉、荀彧。

    “陛下,荀氏一族定能与唐氏共进退,但世家大族最大的依仗并非是钱粮,人丁,而是土地,如此一来无异于削弱世族的力量,可能会遭到别地世族的攻讦。”

    荀彧认真地看着刘辩,刘辩见荀彧没有说出什么故土难离的陈词滥调,心中还是很欢喜的。

    “文若此言有理,所以朕决定改一改,并非是让世族迁移,而是让世族租赁。不光此事要改,祭天之事也要改。”

    刘辩说罢,提起了桌前的笔,便开始奋笔疾书。

    不出一刻,刘辩将书写好的锦帛传于两人。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尔食尔饮,民泪民血,政出怀仁,令行念慈,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荀彧与郭嘉读完刘辩写的文字,只觉得心中一股正气勃发,丝毫没有深夜未睡的困意。

    “朕要改祭天为祭民,祭那些在黄巾之乱死去的子民,祭那些在天灾下死去的子民。”

    刘辩望着两人,缓缓说道。

    对于他这个现代人,他很快便发现了祭天的弊端,如果来年虫灾不停,又或者有了新的天灾,这岂不证明大汉失去了天佑?天子失去了君权?

    虽然刘辩能明显感觉到大汉国运的增长,但根据他的观察,天灾这种事情,国运的提高虽然有作用,但这就如同急行中的车辆,只能缓慢刹车一个道理,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所以祭天完全就是在赌,而刘辩,不敢赌。所以刘辩才改为祭民。

    而这些道理是无法和手下的谋士讲明白的,他们虽然才思敏捷,但终究有着时代的局限性。

    “陛下深思熟虑,臣虽不知其中深意,却也能懂其中的好处。”郭嘉看着手中的字,又看了看刘辩,“从古至今,抛去三皇五帝,从未有君王将民抬到如此高度,陛下此举,定能揽天下民心。”

    “臣,附议,但臣不懂陛下所说租赁是何种方式?”

    荀彧缓缓问道。

    “嗯,两位爱卿来看,朕所处司州之地,目前出了上洛郡外,其余诸郡皆因为黄巾之乱、天灾之乱,人口不满,耕地荒废,加之今年蝗灾,各地入不敷出,必会有流民产生。”

    “所以朕决定,统计出了弘农、河南、上洛三郡外的其余郡县人口,然后在以各郡县的荒地情况以及人口情况为基础,租赁给颍川世家。”

    “初期,颍川世族可以诸郡为基础,开垦荒地,重建村县,随着流民的涌入,各世家便可以开始获利,朕只取租金,三年内所阻之地的收成全归世家分配,当然要符合我大汉的律法,不能苦了流民。”

    刘辩将自己的想法说完,荀彧、郭嘉便愣在了原地。

    “哎,臣原以为奉孝便是少年英才,知道见了司马懿与诸葛亮才知天外有天,如今陛下所言实在旷古烁今,却又切合实际,竟叫臣不知如何称颂陛下。”

    荀彧拍了拍身旁郭嘉的大腿,笑着说道。

    “文若毫不讲理,每次都拿我作比,陛下所提,臣觉得不仅可行,还要大力推广,日后因战乱而毁坏的郡县都可依此法重获新生,并且如此一来世家可显仁德之名,亦可获利。”

    郭嘉瞥了荀彧一眼,拱手说道。

    “是如此,要人干活容易,刀架脖子便好,但要人急朕所急,忧朕所忧还是要给人无法拒绝的好处才是。”

    “不过朕还有一个要求,以郡为单位迁入世家,世家也要在郡中各县为朕办学,教化民生。”

    “当然规矩是不能坏的,上学还是要交束修、学费的,各县学子可让县令将名单报给朕,由朕得到少府出资。”

    刘辩说罢,郭嘉难掩激动之色,“陛下这是要做天下学子之师啊!”

    “是如此的,如此寒门学子才有门路可入我鸿文学宫。”

    刘辩说罢,笑着点了点头。

    他还要感谢这场蝗灾,搞得民心动荡呢,不然他这手招商引资和广开民智的手法,恐怕会得到许多老牌世族的全力阻拦。

    “既然两位爱卿都没有异议,我想先从唐家与荀家开始,第一批当然优惠力度最大,荀祭酒,请任选一地,越靠近颍川的,价格会越贵,越靠近西凉的价格越便宜。”

    “并且针对西凉,朕会着手建立商路,沿途各郡相关税收前三年会有所降低。”

    刘辩指着身后的地图缓缓说道。

    “陛下,以三年为基只怕大部分世家都会选择靠近颍川的土地吧?”

    荀彧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答道。

    “没错,但随着朝廷的政令以及商路的发展,皆是在想要西凉的郡县,可就没有那么优惠了,而且弘农离着西凉的郡县近一些,朕会先让杨家尝试。”

    “陛下思虑缜密,若无差错的话,臣可代表荀家选租荥阳郡与魏郡。”

    荀彧指着靠近冀州的魏郡说道。

    “嗯,朕知你心意,便不劝你了。”刘辩说着便用笔在荥阳郡与魏郡做了标识。

    翌日清晨,早朝散后。

    唐瑁听了刘辩的计划,立刻表示认同,并亲自圈下了离冀州最近的广平、阳平、顿丘三郡。

    “国丈拳拳之心,朕先谢过了,但此地关乎冀州难民的逃难方向,国丈切不可让家人欺民啊。”

    刘辩将唐瑁扶起,缓缓说道。

    “陛下放心,老夫在家族之中说一不二,若谁敢触怒陛下,老夫定斩不饶!”

    唐瑁坚定地说道。

    “国丈,皇后就在偏殿之中,先前朕所说的教习后宫女子之事,朕思来想去,还是国丈最为合适。”刘辩一边扶着唐瑁,一边缓缓说道,“国丈可不必男女之别,叫她们经史子集,诗书礼乐。”

    “陛下,是否是皇后提议?”

    唐瑁闻言,脸上升起了一丝怒气。老头子天然的以为自觉地女儿恃宠而骄了。

    “是太后的意思,况且咱们大汉也出过班昭这样的奇女子,如此乱世,若有女先生出现,岂不是万民之福?”

    刘辩迅速安抚住了老头子的怒气,将他送入了偏殿。

    “今日你们好好跟随国丈学习,朕还要赶去上洛。”

    刘辩看了一眼众女,便头也不回的退了出去。

    “张让,下令给孟德,先前他所奏的贪官污吏之事,令他迅速捉拿,今日午后务必全数归案,绑缚祭坛。”

    “臣遵旨。”

    “嗯,此次祭奠不用满朝文武皆去,传令关将军、王司徒与蔡大人随我同去便可,可让关将军点一千羽林卫随同。”

    刘辩说罢,便坐上了早已准备的马车,出发上洛郡。

    马车离开了洛阳城门,关羽立刻带队跟在其后,老百姓见皇帝出城祭天,脸上表情各有不同,但都是看了一会便各忙各的,大灾之年有口饱饭吃已是难事,那还管得了旁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