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简体
简体
繁體
消息
对不起,我们检测到您试图屏蔽广告,请移除广告屏蔽后刷新页面或升级到高级会员,谢谢
历史直播:开局为秦始皇直播亡国
第349章 年老气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9章 年老气虚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乾隆退位时86岁的年龄让他不可能再像年轻时一样处理朝政,他急需下一代可以顶上来。”
“反正这种让出皇权的虚位太上皇历史上并不少见,“李渊、李隆基、朱祁镇”,或许他们的下场,乾隆并不想经历,所以自己退位了。”
“对乾隆来说,哪怕嘉庆继位,他也只是辅助自己处理琐碎事务的工具人,军国大事依然要牢牢握在自己手里,这就是天生的权力生物。”
“在当太上皇的三年,乾隆依然大权独揽。”
“然而,在89岁的年龄,乾隆却几乎毫无征兆地突然离世,这就不知道是不是有阴谋论了?”
“毕竟乾隆皇帝体魄健壮,生活规律,到了晚年之后更加注重养生,人参等补品也是经常服用。”
“史书中对乾隆晚年也没有长期疾病的记载,其身体状态无非是有“气虚体弱、精神不振”这一类老年人常见的身体衰弱的表征。”
“在当日服用“参莲饮”后,乾隆的身体状况就急转直下,短短几个时辰便于正月初三早上去世,乾隆甚至没有留下像样的遗嘱,后续的遗诏都是由大臣补写的。”
“回看乾隆去世前的医案,乾隆生命的最后没有发生严重的疾病,更谈不上治疗。”
“太医的诊断结果是乾隆死于“年老气虚”。
“然而,对于自己年老而衰,乾隆似乎并没有提前感知。”
“在临终前,乾隆还密切关注自己九十大寿典礼的筹备工作,亲自审查官员的设计方案。”
“其精力之旺盛完全看不出是个“年老气虚”之人。”
“一个一生身体康健的老头,一个88岁还牢控权柄的皇帝,他对自己的死竟然完全没有预知,甚至没有提前准备?这种概率太低了。”
“或许是我多想了,乾隆的岁数怎么说呢,年龄确实也大了,正常因病去世也理解。”
乾隆:张姑娘,你就大胆的说,有啥好掩饰的,我听的懂,无非是这位皇位之人早有预谋了呗!
张言希拿起了一本书,给大家看,是《清食录》关于皇帝的膳食详细记录在册。
扁鹊:乾隆帝你可真的好好查查,这问题可真不小啊!
刘彻:难道这膳食还能有问题?不是有人帮你们试吗?
华佗:确实不小啊!这是个大夫也能看懂啊!这不是说瞎话吗?
扁鹊:你们看这记录,这三百章写的这些脉诊后,写的问题和对应的药材。
88岁的时候开始补身体,用过镇阴育神汤、温中理气丸等药材
其中所含的人参、生地、白芍、麦冬等均是补阴虚的药材。
但太医对乾隆的诊断是“心气不足、神气恍惚、时有身软、夜间少寐”,这都是阳虚的典型症状。
89岁的大年初二,太医对乾隆进行把脉会诊,结果依然是“圣脉安和、惟气弱脾虚”没有异常。”
都说的这么清楚了,谁还能不懂!
华佗:一个老年人身体阳虚,却一直在进补阴虚,结果可想而知。
<div class="contentadv"> 祖冲之:这或许也就是乾隆自己并没有感觉出异常的原因,通过进补的确强健了身体,但却造成体内阴阳失衡,而一个身体在脆弱临界线上的老年人阴阳失衡,一旦崩溃就是瞬间的事情。
李世民:为何太医明知乾隆的身体状况却依然要开这些药材呢?这个嘉庆皇帝可是一点都逃不开了!
刘邦:那就换个皇子立,乾隆老弟,知道了你这儿子还留着干嘛。
乾隆:你们以为我想啊!这混账玩意,我怎么也没想到你还有这野心啊!
朱由检:哟!这是你乾隆帝就这一个儿子?你这也不行啊!
康熙:你可真是完蛋玩意,儿子都没有多的,让别人看我们爱新觉罗家的笑话。
“哈哈,乾隆爷的儿子也是不少的,也是有能力的,就是可惜了。”
“不过,乾隆爷,我倒觉得你这去世原因你儿子或许参与了,但应该不是最主要的哪位,我倒觉得是嘉庆帝和和珅的预谋!”
“因为嘉庆帝在你去世后也没怎么掌权,大清的权利完全在和珅的手里,这个嘉庆帝和崇祯帝差不多。”
乾隆:那我得好好查查了,但张姑娘我老了,力不从心啊!我怎么换继承人啊!
“别急,少不了你们大清的奖励。”
“我还是要说说你的几位儿子的,有些皇子还是很适合做皇上的,就是有点可惜!”
“其实乾隆也有过对太子之位的苦恼。”
“历代皇朝立太子都是要经过时间的考量和判断,优胜劣汰才能选出最佳太子人选,可以说是每代皇帝的困惑烦恼。”
“然而乾隆帝的苦恼不是在这。”
“因为只要是他心中选中的太子人选,不是夭折就是病重命不久矣,一共就死了四个,十分玄学。”
“在你们心目中,肯定知道这个庶出和嫡出差别很大,作为乾隆的父亲雍正就也是庶出,虽然稳坐江山但是内心的孤寂没人能懂。”
“所以乾隆上位之后,心中一直欣赏传统的立嫡子为长子的立储方式。”
“而乾隆第一位属意的太子是他的原配孝贤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永琏。”
“永琏自幼十分聪慧,也深得乾隆的喜爱,在乾隆元年被秘密立为储君,而传位就放在正大光明的牌匾后。”
“虽然将永琏立为储君这件事没有大肆宣扬,但是不管是前朝还是后宫都知道这个消息,毕竟连永琏的名字都是由他的祖父雍正亲赐的,寓意能承宗器之意。””
“但在两年之后,永琏偶感风寒,不治而死,因为古代医学水平都十分不发达,一点小感冒就能要了宫中人的性命。”
“当时永琏年仅九岁,乾隆痛失爱子,五天没有上朝,永琏去世之后乾隆让礼部以太子之礼安葬永琏,追封为端惠皇太子,还昭告天下,在书写时,要避讳永琏名字的“琏”字。”
“可见乾隆对自己的嫡子永琏的喜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网络文学城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