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明末试锋
第八百九十一章 大捷塘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政殿。

    两班大臣分列,少了平时的热闹,寂静无声。

    盛京很大也很小,塘马在城门的那一幕,所有大臣第一时间都知道了。

    大家都是人精,做官时间也不短,猜出战事真相并不难。

    今天的议事,大家也知道是干什么的。

    大殿中除了沉闷,还是沉闷。

    皇太极打破了沉默,开始讲话道:“各位臣工,大清现在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巨大危机。广宁之战,我们败了。具体的战事损失还不清楚,但知道的是,兵力损失不小。当此危机,所有人都要团结一心积极备战。现在宣布,盛京即时开始戒严。凡有煽动动乱、意图不良者,立即抓捕关押。士兵上街巡逻,有关商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人,一律罚没入刑……”

    “立即征兵入伍,实行三户抽二,军兵自带马匹武器盔甲三天之内到营报道。”

    “三日后,朕亲自带兵前往牛庄城,接应我八旗兵马。”

    一些文臣还想上前劝阻,但立即被皇太极打断。

    “朕,自小就随父皇上阵杀敌,征战四方,朝廷有难,朕岂能独坐于宫中坐等消息?朕意已决,诸位臣工勿劝。”

    说完点了几位王爷旗主留下,其他人随即做事行动起来,京师戒严,打击哄抬物价、征召人马,准备粮草,为即将的皇太极出征,去做准备。

    ……

    大明。

    京师。

    一大早,天蒙蒙亮,人们纷纷开始一天忙碌的生活。

    不少人没有发现,城门比平时早开了半个小时。

    就在这时,一队马队敲着铜锣,吆喝着“大捷,广宁之战大捷,歼灭俘虏建虏两万余人。”行走在大街小巷之中。

    “……大捷,广宁之战大捷,歼灭俘虏建虏两万余人。”

    “……大捷,广宁之战大捷,歼灭俘虏建虏两万余人。”

    “……”

    官兵报捷的声音,一遍又一遍的吆喝着。

    听见声音的老百姓,有些愣怔。

    广宁之战?什么时候的事?朝廷官军大捷了?还是辽东建虏?歼灭俘虏两万余人?

    许多人都是不相信。

    认为太夸张了。

    虚报也不能这样胡夸海口,也得有个分寸。

    许多底层百姓更是嗤之以鼻,心中认为朝廷虚报战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这样大的天功也敢信口雌黄?

    建虏声名在外,很多人都不相信。

    兵部。

    早就严阵以待,静等报捷的马队到来。

    实际上昨夜半夜,兵部值班的官员就得知了报捷的塘马抵达京师大门之外。

    并立即决定用吊篮让塘马进城。

    但被领队的一名将领拒绝了。

    认为这不是紧急军情,而是报捷,应该从大门进入,正大光明的一路吆喝宣传进城,让所有的百姓、官员都知道这个喜讯。

    并声称这是周大帅交给他的任务,他要完全遵照执行。

    兵部连夜请示了军机处值班大臣,得到同意后,用吊篮派出官员和送出食物进行犒赏。

    崇祯皇帝一醒过来,就得到了这个消息,便立即赶往军机房,了解有关情况为什么不连夜直接呈报与他。

    军机处。

    崇祯皇帝听取了有关的汇报,对沿途宣传大捷之事很为赞赏。

    很快战报就到了崇祯皇帝手中,看着这份战报,他的手有些颤抖。

    几位军机和内阁大臣,都到了军机房,眼睛都盯在那份战报上。

    去掉火漆,崇祯皇帝慢慢的翻看着手中的战报。

    看完后,沉默了一会,突然有些失态的大笑了起来。

    觉着有失皇帝威严,又立即停了下来,有些尴尬地解释道:“看到战报,朕有些激动,失态了。”

    “这是喜事,与国家的大喜事,陛下一时之间真情显露,乃是人性常理。”首辅温体仁说道。

    崇祯皇帝点点头,对此说法很是满意。

    随即转入了正题,已经恢复常态的崇祯皇帝将手中的战报,递给了身边的温体仁说道:“诸位爱卿看看吧,广宁之战,大明胜了。”

    几位军机大臣也是快速的看了一遍,立即恭贺道:“贺喜陛下,我军大胜,收复控制广宁、义州,就可对建虏对京师的袭扰减少到最低,京师的威胁就去了一大半。同时也将给建虏形成压力,局势已经转到了有利于我大明的时候。”

    这时杨嗣昌站出来建议道:“陛下,这是一个好时机。等辽东局势稳定后,臣建议调忠勇侯强军到中原会剿一举荡清流贼,以使天下安定。必安内方可攘外,这才是朝廷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

    几位军机大臣也是对此建议同意。

    贼乱已经十年,再不解决,朝廷元气大伤,对国对民都不是一件好事。

    具体的军报还没有到,这只是一个胜利后,简单的报捷军报。

    议功封赏等事由,还得等具体战果。

    “京城欢庆一天,取消宵禁,与民同乐。五城兵马司全体出动,维持治安。”

    “遵旨!”

    会议很短,这场胜利来得很突然,让崇祯皇帝和一干大臣都有些措手不及。

    天下局势不一样了,今后的朝廷政策也要有所变化才是。

    包括崇祯皇帝在内,都要慢慢消化这一消息,思考今后朝廷的走向。

    平定流贼、恢复辽东,已不再是镜中之月,可望而不可及。

    而温体仁等的担心,却是朝局稳定,前途看好,官职就会被人趋之若鹜,党争内斗又会加剧。

    众人轻轻叹了一口气,各自开始办公。

    而与此同时。

    大明正报也以最快的速度,雕刻出印版,立即印刷发行,要让这一朝廷的喜讯,传遍京师大街小巷,以及全国各地。

    大明太需要这样的好消息了。

    ……

    辽东。

    数日后。

    皇太极亲自率领数万大军抵达海城、牛庄一带,与周大虎所部隔河相望。

    但双方都很克制。

    双方没有人挑恤对方。

    半个月后,皇太极留下一些兵马和一封致周大虎和崇祯皇帝的书信,带兵返回了沈阳盛京。

    辽东辽西的新局势,两军三岔河隔河相望,正式形成。

    ……

    京师。

    具体的战果已经送到。

    由于获得军功的人数太多,兵部吏部会商出结果,还需要一段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军队大胜建虏的消息,迅速传遍各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