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简体
简体
繁體
消息
对不起,我们检测到您试图屏蔽广告,请移除广告屏蔽后刷新页面或升级到高级会员,谢谢
亮剑:让你驱逐倭寇,你马踏樱花?
第439章 大战将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此,刘峙不得不硬着头皮,与徐坤的四十万大军在狗头山一带打了一仗。
这位猪将军位居国军二级上将,早年在黄埔军校担任战术教官。
他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唯一的特长就是对常凯申处处紧跟照办。
他常说:“我以校长的意思为意思,校长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因为他在指挥作战之中外行,却在官场上连连高升,蓝方内部都称他为“福将”。
对于常凯申的命令,刘峙是不打折扣地执行了。
面对徐坤的四十万大军,且全是精锐的情况下,整个蓝军这边,也就只有刘峙敢打这一仗了。
只可惜,敢打是一方面,能不能打得过就是另一回事了。
徐坤这次的战术很简单,那就是经典的围点打援。
而他敢于实施这个计划的底气,就是对于常凯申的性格太过了解了。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常凯申已经输不起了。
尤其是廖兵团完蛋之后,他是不会再让18军出事的。
因此,徐坤料定了,对方肯定会给前线发电报,不惜一切代价将18军被包围的部队给捞出来。
如果徐坤与其他将领交手,就比如薛岳或者杜聿明,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算常凯申展现微操给他们发电报,他们大概率也会选择抗命的。
但刘峙不同,刘峙会坚决执行常凯申的命令,还是一点都不打折扣地执行。
常凯申加刘峙的组合,就是给他徐坤送人头来的。
因此,徐坤以手上的18军两个师为筹码,死死地将刘峙困在了这里。
刘峙的部队本就不算精锐,其本身的指挥才能也是非常有限,在三千门火炮和千余辆坦克的打击下,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在被红军暴锤一顿之后,刘峙居然还不逃走,这就很神奇了。
看着战局对自己这边愈发不利,虽然杨伯韬等一众将领不断苦劝,但刘峙依旧没有撤退的打算。|
刘峙的原话就是,没有得到校长的命令,就算一兵一卒也不能离开狗头山。
听到这句话之后,底下的一众国军军官都无语了。
他们实在是搞不明白,常凯申为什么会使用这种货色来指挥三十万的北进兵团。
这也就罢了,如果常凯申确实在军事上有两把刷子,那这一仗其实也能打。
但偏偏常凯申自己也就是个步兵排长的水平,他非要指挥大兵团作战,这就让很多人理解不了了
很多人已经开始对蓝方的前途开始担忧起来。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江北马上要爆发的最后一战之中,他们的统率依旧是这位刘峙将军。
此刻,刘峙的三十万人马已经被徐坤的部队从东西南三个方向给包围了。
就算要撤退,也只能往北面打。
可向北,那就是一头扎进了红军的腹地,在里面,他们是绝对讨不了好的。
因此,在事实上,刘峙已经处于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之中。
这个时候,微操达人常凯申已经意识到,自己这次好像又将局面给搞砸了。
于是,他立刻召见了杜聿明,让他来处理一下这件事情。
当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杜聿明整个人都傻了。
他这刚刚从东北飞回来没多久,又得干这种脏活累活,常凯申简直将他当成“救火队长”用了。
虽然心中满不情愿,但杜聿明还是亲自出马,将刘峙和剩余的国军部队给捞了出来。
虽然北进兵团回来了,但最后清点人数一算,常凯申却是肉痛地发现,自己这边被打死被俘虏加掉队的,居然高达十万人之众。
对此结果,杜聿明倒没什么意外的。
杜聿明很清楚,要不是他这边捞得快的话,就凭借徐坤部队的实力,刘峙的三十万大军全军覆没都是很有可能的。
他现在是多么希望,常凯申能够别指挥了。
如果是靠他们这些猛将去与红军拼一下的话,倒还是有点胜算的。
可如果常凯申亲自指挥,那妥妥的就是逆风局不说,他都快把能打硬仗的国军将领给全部送进功德林了。
杜聿明不知道的是,他的预言马上就要成真了。
在接下来的这场大战之中,他也要被常凯申给亲手送进去了。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徐州,古城彭城。
它因扼中原地区的南北要冲,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到了1948年,那些被史学家们记录在史籍中的惊天动地的情节,又将在这片土地上上演。
此刻,双方不约而同地在进行着一场重要会议。
常凯申这边,召集了所有的高级将领,正在做战前动员。
在南京的最高军事会议室内,国军高级将领们装也好,真听也罢,目光都锁定在了常凯申的身上。
“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折,难以论。但史家无不注意到,在这个古战场上,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所以,古来就有问鼎中原之说”
似乎天下领导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喜欢在下属面前进行长篇大论的演讲,以表明自己是很有学问,很有能力的人。
而我们的常凯申同志也同样是这样一位好领导。
台下的一众将领虽然都听得很腻歪,但也没人敢有多余的表情。
没办法,这可是自己的大boss,所以他们也只能强忍着。
终于,在经过了一番长篇大论之后,常凯申终于激动地念到了自己的名台词:“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项羽被困垓下。
仿佛着中原古战场,对于我们注定了凶多吉少。
二十年前,我从徐州踏上征途,开始了第二次北伐。
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犹在眼前。
短短二十年后,这里竟至于一变而为我的葬身之地了吗?”
最后,常凯申牙一咬,恨恨地说道:“无论怎么讲,会战兵力是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
在同时,徐坤参加的最高指挥部会议上,首长也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网络文学城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